开云官方入口

【教师节特辑】迎接党的二十大 培根铸魂育新人——2022年“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事迹展(二)

首页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2日 作者:学生记者:许高铭 皇甫宇杰 翟春雨 编辑:李素梅


编者按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时耕耘……9月10日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评选出一大批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他们严谨治学、潜心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为国家和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学校的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党委宣传部对获得本年度突出贡献奖的教师进行了采访,通过质朴简洁的笔触,记录他们不懈躬耕、砥砺精进,讲好民大教育故事,发挥模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教师不忘教书育人之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之使命,乘着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东风,在高水平现代化大学的新征程上,争做培养时代新人的好老师、大先生,以更好的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包海默:用心陪伴学生成长



作为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指委委员和国家民委教学名师,设计学院包海默教授一直积极推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2022年,其作为负责人申请的“设计学类专业虚拟教研室”获批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是国内设计学类专业首个获批的专业建设类虚拟教研室。作为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工业设计负责人和国家民委设计学一级重点学科负责人,在几十年教学科研生涯中,包海默依靠自身过硬的教学功底和专业能力,培养出了一大批设计领域的专业人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时常无法正常开展,这对包海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设计类专业更侧重于线下实践教学,无法开展线下教学也就意味着无法实时跟进课程进度,且无法与学生充分交流。针对这些问题,包海默积极寻找破局方法,同时利用线上教学的特点和优势,探索出了一条灵活多元且行之有效的教学之路。


在以往的线下授课中,大多是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学生和教师相对固定。而在线上教学中可以根据课程和学生实际需要,邀请多个以往线下不可能邀请到的合作院校的教师实现共同在线教学,尤其是通过教育部的虚拟教研室这种虚拟教学组织形式,让原来的课程有了多种可能,授课内容和教学资源的丰富度也有很大的扩展。线上授课中,针对设计类专业侧重于实践教学与课题实时跟进的问题,包海默给出了解决方案:“我们课题设计一直是全程交流和讨论,不单纯是教师讲授,更多是学生对课题成果的个人或者小组的汇报,教师全程参与讨论,这样就会让学生全程都紧跟课程,和教师实现充分互动,保证最终的教学效果。”这也实现了课堂的双向互通性,让学生从课程的聆听者变成了课程的互动参与者,紧紧地契合了信息化时代的教学特征。


在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包海默注重因材施教。他说,要想让学生掌握好所学知识,除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动性外,教学所讲究的启发性与引导性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海默在专业课教学上将工程思维的方式引入到具体的课题中开展教学,对于专业性很强的知识点,通过学生对原理问题的理解、探索、实践、创新过程中逐渐掌握。对问题的反复迭代过程也是学生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过程,这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倡导的新工科教学理念。“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得以对未知的知识体系和问题解决方法有所了解和体会,也会让学生敢于触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学习效率逐步地提高,学习动力大幅度增强。”这种教学方法产生了一大批达到国际设计水平的设计作品和行业标准的设计产品。


包海默不仅在教学中对学生用心培养,在日常生活中也一直与学生保持着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得益于设计学院一直采用的本科生导师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他阐述道:“本科生导师工作室制,就是在本科生阶段,学生就进入到导师工作室,跟着导师的研究方向展开稳定且持续的研究,师生关系要维持三年多时间。”这也使包海默得以通过导师工作室这一媒介,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还能有效跟进学生的日常生活状况,缩小了师生间的距离,更好地给予学生关心和帮助。在教学和生活几乎融为一体这一条件下,师生关系也融洽地结合在一起。


“加强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是包海默整个教学工作的重心。对他来说,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水平提高的最终目标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如何给学生能够受用一生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态度,是我们教育者应该一直思考的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一个产品的完成,一个课题的结束都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让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触动学生内生的学习动力才是设计教育最终的指向。”包海默说。


李晓峰:立足科研结硕果 砥砺前行再扬帆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文化传承离不开科研工作者的钩深索隐。多年来,我校文法学院李晓峰教授一直在中国多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研究领域砥志研思,硕果累累,助力开拓民族文学研究新领域。


李晓峰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作为一名民族文学研究者,他始终怀着国家情怀和使命担当,在促进各民族文学共同繁荣发展,维护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道路上,潜心探索,奋力前行,先后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民委领军人才、大连市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委,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


在谈到他半生所探寻的领域时,李晓峰眉目间闪着光,言语充满着骄傲:“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学,成为各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李晓峰教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120多篇。特别是,在近十年中,他获得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科研与教学是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在课堂上,李晓峰全身心投入,他以饱满的激情和深刻的思想洞见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和喜欢。他的一位硕士研究生说过:“做晓峰老师的学生,是人生一件幸运的事”。从登上讲台那天,同学们一直亲切地称他为“晓峰老师”。


多年来,李晓峰始终以鲜明的国家立场和情怀,去观察和研究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发展历史,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心得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引导同学们以“一个不能少”的国家情怀去关心、关注我国各民族文学的发展,聚力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教导学生要以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那样,去为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担当和作为,做一个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奋进者。


崔玉波:一片丹心育桃李 春华秋实绽芳华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需要具备四方面的素质:责任、热情、奉献和对教育精神的把握。”环境与资源学院崔玉波教授说。多年来,崔玉波潜心教研,不骛虚声,春萌其芽,秋获其实。


从教以来,崔玉波始终坚守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在教学方面,主讲《环境质量评价》《民族地区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为了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接收度,崔玉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功能,将枯燥的理论转变为灵活的现实图片和影视文件,提高理论授课的鲜活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授课中融入热点环境问题,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模式,将知识点以案例形式传授给学生;在授课过程中融入国家注册工程师考试内容,将涉及到的知识点以考题形式出现在课程讲述过程中。考虑到该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崔玉波便强化创新性实验项目、精品实验项目,通过创新创业训练和创新工作室训练等一系列课内课外教学环节,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素质训练,实现课内课外、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培养。同时将教师做过的工程案例融入课堂,有侧重地导出重点知识点,介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线上教学考虑到部分同学网络的局限性,崔玉波为网络不稳定的同学提供了网上课件和授课录像的同时,时刻保持通讯畅通为同学网上答疑、接收信息反馈,方便适时调整;考虑到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为提高学生融入能力,深化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在授课中灵活地进行双语授课,保证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英文专业词汇和语句的标准表达方式;考虑到当前就业市场严峻,他提出:“就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一定一步到位。”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市场调研与分析大赛,“互联网+”大赛等创新创业赛事,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当前就业创业市场,明确他们择业方向……


针对学生文化差异大的特点,崔玉波坚持因材施教,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深入学生群体,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帮助他们获得学习的信心和该有的荣誉,是学生眼中德才兼备的好老师。近年来,指导学生获得各类奖项400余项,带出了包括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高校环境类专业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获得者洛桑竹玛和全国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总决赛研究生组一等奖获得者张潇萌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在专业建设方面,作为国家一流本科示范性专业(环境工程专业)负责人,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主持省部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8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6项,出版教材2部并获得辽宁省首届教材建设奖。


当初稚嫩学子成为了如今桃李满园的名师,初踏讲台的老师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前辈师友,一路走来面对众多奖项,是荣誉也是压力。面对压力,崔玉波表示:“压力也是动力。因为热爱教育事业,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亲力亲为累的是身体,轻松的是精神,取得的成绩大多数是集体成绩,给集体带来提升和期望,也为年轻教师和学生打开上升空间,在精神上是愉悦的。”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