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态势,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我校从3月14日开始实施了校园全面封闭管理,开展线上教学。为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疏导和人文关怀,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更好地引导学生们自如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根据防疫实时情况,在线上教学期间继续提供线上心理咨询服务,从3月14日起对线上心理咨询服务相关流程和方式进行调整,并开展适量的线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线上线下并行,专业指导在线
为帮助学生们在校园封闭管理期间舒缓情绪,了解自我,探索生活意义,收获成长,学生们除了可以在线上进行预约咨询学业规划、情绪调节、压力应对、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突发心理危机等问题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陆续开展一次单元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由姜雪凤老师带领的“与自己和解”工作坊,通过一场沙盘游戏体验活动,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如何进行自我探索,如何清晰认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以及提升自己和周围环境的互动效果。
“感恩生命体验式互动小组”工作坊,由李志楠老师带领,在腾讯会议平台开展。生命是最值得珍惜的,生命是最值得被尊重的,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内心深处,我们如何看待生命?如何更好地提升生命的价值?在这个体验式的小组中,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参与者通过自我觉察、感受、领悟,体验生命中的美好与遇见。
在“这样爱,就对了”——大学生恋爱心理成长工作坊,学生们可以跟周兴华老师一起探讨关于恋爱、婚姻的人生课题,通过人际关系基本准则,学习与异性的沟通技巧。
赵丹老师在“想和你‘宅’在一起”工作坊,围绕寝室人际关系跟学生们进行分享。抗疫期间,寝室成为学生们主要活动场所,寝室人际关系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点问题。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兄弟、姐妹,因为有缘,同寝相伴;因为有情,共同担当;因为有爱,一起成长。找到更好的沟通方法,会让大学生活更值得回味。
进入大学以后,自我探索变成了一个重要人生课题,你与自己的关系怎么样,你和周围环境的互动如何?金石滩校区的学生们如果也有这些困惑,那么请来土木楼219团体沙盘室,跟随欣蕾老师的“一沙一世界”——沙盘游戏团体体验工作坊,一起去寻找答案。
除了工作坊活动,为进一步做好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服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在疫情期间还新增线下咨询服务,为学生解决心理困扰、烦恼、痛苦,用一份份暖心的回应,及时为学生们提供心理援助。
咨询资讯传递,引导学生志愿者加速成长
疫情开始,心理中心的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比平日更频繁。从《情绪是生命的色彩》专题讲座,到“抗击疫情全国心理委员大讲堂”系列公益讲座,几十场干货满满的讲座资讯及时通过网络平台传递给民大学子,助力民大学子在封校管理期间积极调整心态,找回熟悉的稳定感和安全感。
如何克服游戏瘾、网购瘾、囤积瘾?如何科学安排睡眠时间?如何利用音乐缓解压力?线上教学期间,学生们的自我约束力是保持学习效果、维持良好心态的重要因素。在心理中心公众号上,这些与在校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心理困惑可以得到更专业的解答。
为了让心理咨询服务更贴心、更接地气,中心推出了——晚安计划2.0“今夜我想对你说”。计划通过QQ群,向学生们征集暖心文字,经筛选审核通过的文字可以通过短信传递给更多同学。活动中,学生们可以向别人送去祝福,送去问候,也会收获来自陌生同学的关心和祝愿,跨越空间,拉近心和心的距离。计划还设置了定向话语发送内容,为学生们的情感交流拓展了新颖的形式。
在这些接踵而来的活动中,大学生心理互助协会的成员们以专业、担当的精神成为重要支持力量。因为中心人手有限,老师们又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和咨询工作,所以互助协会的成员们承担起了部分活动设计、方案实施、宣传内容编排等工作。
他们不仅把这些事务性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还在辽宁省学校公益心理援助平台上担当心理援助预约员,从专业视角守护更多师生的心理健康。
3月16日,为做好疫情期间全省大中小学师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省教育厅启动了辽宁省学校公益心理援助平台。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承担了心理援助预约全流程工作,并快速组建了一支学生志愿者团队。这是我校第三年参与该项工作,此次7名预约员志愿者均来自大学生心理互助协会。经过综合素质考核、伦理培训、工作内容培训、模拟演练,志愿者如期上岗,有效保证了平台的顺利开通。7名志愿者来自不同的专业、年级,但都饱含一颗助人的心,致力于心理防疫的工作。志愿者每天工作近14个小时,负责为有援助需要的师生对接当班咨询师。
心理防疫是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重要一环,守护心理健康,为全省的心理援助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是荣誉,更是使命。
因为疫情,这个春天,我们在反反复复的等待中艰难前行,大学生心理中心一直用专业的视角,贴心的服务,守护、陪伴着每一位民大师生,让大家有一个乐观、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这场疫情考验。因为这份心灵陪伴,我们更加坚信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