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一直是建筑学院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师生们在这里学习,交流和工作。可以说,工作室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建筑人才的摇篮。
省级大创项目一项,太阳鸟研究项目十余项,校级大创项目十余项,院级大创项目五项……如果把工作室成立以来的成果罗列,建筑学院“祝丹景观工作室”可要说上一会儿。
“祝丹景观工作室”是由建筑学院教师祝丹于2008年组建。十余年来,工作室不忘初心,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理念,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怀揣梦想 砥砺前行
工作室围绕“以人为本”素质教育观,根据学生情况制定阶段性、长远性方向蓝图,将“先做人再做事”作为每个人待人接物的基本准则,教育学生们“规划和设计自己的人生”,鼓励学生们寻找兴趣、刻苦钻研、有所建树。
《大学四年》是工作室建立的学生成长档案,档案的建立旨在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真正地实现学生自我教育、教师辅助教育。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前、中、后期规划方案,结合自我发展路途中遇到的多端性、指向性的“地气性”实践情况,借助优秀毕业生的成功法宝,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辅的方式对自身实际发展进行多方面解读。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工作室成员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积极参与实践,参加竖向、横向课题的研究,并先后完成了十余篇学术论文及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工作室先后共有5人获国家奖学金,8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50余人获校级各类奖学金。现有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共获民族建筑模型大赛获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7次、优秀奖5次;建造节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5次、优秀奖4次。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工作室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大学四年,还体现在他们接下来的人生道路。在工作室的毕业生中,有的考取了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有的考取了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日本兵库县立大学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他们在攻读期间不仅能够将自身夯实的专学理论基础联系到实际当中,还以傲人的才华、卓越的能力在国际的学术舞台上大放异彩。
毕业生们还积极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多职位、多途径的实战实例,将工作室多年形成的优良作风、治学态度传递下去。
心怀高远 报效祖国
祝丹工作室始终将“心怀高远,学有所成,回馈社会,报效国家”作为总的工作学习目标,将个人意义与学院、学校、社会、国家意义相联系,为创造“美美与共”的美好集体而努力。
工作室团支部是广大团员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的核心力量。为提高团支部成员的思想素质,增强团员的凝聚力,促进团支部工作精细化、规范化,祝丹工作室先后召开了班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切实提高学院团支部成员的“四个意识”,增强青年团员建功立业、服务大局、报效祖国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响应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坚定“四个自信”,工作室启动“风光水绿”主题特色活动,鼓励同学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启发同学们多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进行创造、创新,创作出具有绿色意义的作品。活动后期举办主题成果展,这些展览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在丰富团队成员课余生活同时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工作室举办的“风光水绿”特色作品展和“植物设计”优秀作业展,在学院引起良好反响,同学们在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时,观察能力、动手感知能力、认识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综合性的提升,进而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以真实的研究性实践作为工作室创造的源泉,成为工作室主体性发展的原动力。
祝丹说,希望建筑学院的学生在未来发展道路上都能够保持自己的特点,能够保持对专业的热情,无论将来做什么职业,都能够把他们在建筑学院,在这个工作室所学的知识都能够运用到他们的工作中,希望他们未来不负光阴,不负韶华,能够发展得最好。
(信息来源 建筑学院 责任编辑 李素梅 创意设计 杨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