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官方入口

【战疫“大思政课”】疫情防控是一堂生动精彩的“大思政课”——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晶华

首页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3日

疫情当前,为确保教学与战“疫”工作紧密结合,2月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教研室主任工作会议,商议线上教学工作具体安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2020年春季学期将面向全校2000多名学生开课。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的陈晶华,深知此次线上教学时间紧迫,要准备环节很多,容不得半点马虎。

为保证线上教学能够保质保量顺利开展,在接到学校通知后,陈晶华老师一边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研究线上教学相关问题,一边组织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就线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时时交流、努力寻找解决对策。对任课教师网络教学技术不熟练、学习平台客服繁忙的问题,她还主动承担起网络教学技术培训的工作,并在线上教学运行过程中经常帮助其他任课教师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我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的老师是一支久经考验的教师队伍,有着崇高的职业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关键时刻一定能迎难而上,扛起重担,胜利完成线上教学工作。”尽管线上教学会面对诸多困难,但对陈晶华老师来说,心里十分有底气。

思政课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思政课教师肩负着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双重使命,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云端教学,思政课的效果都不能打折扣。

“线上教学是对老师教学态度最大的考验,需要更加认真的备课。一方面,要注重内容。如果内容不能吸引学生,那不论采用什么样的高科技手段,也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注重内容的同时也要结合多种教学方式,用弹幕讨论,利用雨课堂的插入习题、投票等等。只有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有效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陈晶华说。

在以往的课堂上,陈晶华习惯于讲故事,通过各种各样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进而坚定“四个自信”。与学生面对面讲故事当然有吸引力,但云端故事会,对讲课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陈晶华老师认为,要不断更新理论知识、专业知识,还要跟进智能知识,才能守住云端课堂。想要把故事讲得接地气,不仅要处理好其历史性、政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关系,还要在教学中把教学目标、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不仅要讲历史上的中国,也要讲同学们关注的热点,更要讲疫情中的中国……

“几万名驰援的医护、全国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输入、封城限行等诸多举措的实施,党中央坚强领导、全国人民众志成城,这一切都昭示了什么……”课堂上,隔着网络,陈晶华老师深入浅出地谈中国制度优势、现实问题,师生互联,积极引领,筑牢线上教学思想阵地。

为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的实际情况及感觉,陈晶华在学习平台发放问卷,了解学生的现实需要,及时调整线上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疫情之下,守得住云端,还要接得了地气。“这种新颖的思政课授课方式,提高了我们的兴趣,增加了学习自主性,真真正正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上完第一堂线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国际商务专业2019级学生路梦雨说道。

陈晶华老师接地气的讲授、极高的参与性,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普遍反映爱上了在线课堂。

开课以来,陈晶华老师除负责整个课程线上教学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外,还投入大量精力对教学状况进行督查,时时关注各教学班学生线上学习状况的数据统计,并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反馈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提升教学效果的途径。

平稳而顺利结束第一周线上课程后,教研室的老师们由衷地感慨:互联网搭起了师生共抗疫情、传递思政之声的空中桥梁,提升了思政课教学魅力,也展现了思政教师别样风采。

战“疫”教学,教师就是“战士”,云端就是“战场”。无从下手的直播平台、不利情感沟通的隔屏对话、少了仪式感的云端课堂……特殊时期特殊形式的思政课,教学方式改变,但教学目标不变;教学平台改变,但教学标准不变。

“疫情防控是一堂生动精彩的‘大思政课’,不仅让学生认识了国家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上做出的努力,更让他们明白构建战疫命运共同体的青春担当。”面对记者,陈晶华老师一再表示:“当前,疫情防控已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将与教研室的所有老师一道,进一步把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转化为鲜活课堂,讲述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智慧,让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凝聚共识,坚定信念,共同迎来战疫的最后胜利。疫情结束后,我们还要结合传统教学,继续合理利用在线教学的优势,守住‘天上地上’两个课堂,扎扎实实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信息来源 李舒婷 创意设计 杨琨)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
Baidu
map